最愛吃水煎包的Kai在社大課程中最最期待的就是水煎包實作課了~ 盼了兩個月,好不容易盼到這堂課。驚訝的發現原來水煎包製作流程比包子更容易!在芝城什麼亞洲料裡都有,唯獨就是找不到好吃的水煎包!這下子回芝加哥後就可以自己在家作水煎包解解饞囉!開心~
這盤我們自己手作的冰花水煎包是不是看起來令人食指大動呢?
為什麼叫做"冰花"水煎包? 冰花指的是下面那片細薄酥脆,吃起來喀疵喀疵,超有口感的底皮~ 胖QQ的水煎包表皮,配上會噴汁的韭菜鮮肉內餡兒,再加上這層薄脆的冰花底皮,真的是讚讚讚!少了這片,口感可就完全走樣啦~
來介紹一下作法~
主材料: (可做20個包子) 皮:餡25g:25g
原料 | % | 公克 (g) |
中筋粉 (All purpose flour) | 100 | 300 |
冷水 | 55-56 | 165-170 |
速溶酵母粉 |
2-2.5 |
6-7 |
細砂糖 | 10-12 | 30-36 |
Total |
167 |
501 |
餡料:
原料 | % | 公克 (g) |
豬絞肉 | 60-70 |
240-275 |
鹽 | 1-2 |
少許 |
醬油 | 2-3 |
8-12 |
味精 | 0.4-1 |
少許 |
香麻油 | 2 |
4 |
沙拉油 | 10 |
40 |
薑末 | 5-7 | 20-26 |
韭菜 |
60-70 |
240-275 |
熟芝麻 |
少許(裝飾用) |
中筋粉 適量 (作為手粉)
工具:壓麵機、菜刀、切菜板、電子秤、大鋼盆、小鋼盆、小擀麵棍、切面刀、包餡匙、平底鍋+蓋+鏟
作法:
外皮:
1. 麵粉+水+酵母+砂糖=>用攪拌器打12分鐘直至三光 => 靜置發酵30分鐘 => 待發至一倍大即可開始下一步驟 (等待時可以先作內餡) => (A)
餡料:
2. 肉+鹽先甩打出漿 => 再加醬油&味素 揉勻 => 再加香麻油跟沙拉油 拌勻 => 最後加薑末 => 放入冷藏
3. 將韭菜切末備用
外皮:
4. 將(A)再用攪拌器打,將氣泡都打掉
5. 取出,沾一點手粉,揉成長條狀
6. 等分成25g的小麵球=> 切刀口面朝上壓成小圓球餅 (請參考圖示)
7. 擀成小圓薄餅,中央需較厚
8. 包成包子狀,靜置十至十五分鐘
煎水煎包程序:
9. 調麵粉水 (5%麵粉)
10. 鍋裡放沙拉油,先熱鍋 => 關火 => 將包子排列在平底鍋中 => 再開"大火" => 等包子底部有些微上色後 => 加入麵粉水 => 蓋上鍋蓋用大火煮至水半乾 => 灑上白芝麻 => 轉小火 => 悶至水收乾即可起鍋
好好吃喔~
================
我在社區大學上的中式麵食加工班是烹飪老師"劉妙華"老師授課的。每一次都有實作喔,成品還可以帶回家!劉妙華老師家裡從小就是開麵食米食餐館跟食 品加工工廠批發的,曾任多家有名餐廳的主廚。幾十年的經驗豪不吝嗇地傳授給我們,教學的過程中特別注重成品的美感與製作過程的細節撇步,對於老師的傾囊相 授,作為學生的我真的是感激萬分!其中很多單堂科目譬如: 水煎包、紅燒牛腩麵疙瘩、三鮮鍋貼、花素蒸餃、牛肉餡餅等等,在外面學一堂課少說也要兩三千,這裡平均下來,一堂課才三百不到,真的是超級划算的!大力推 薦劉老師!大家有興趣的趕快去報名吧!願我們這一代能把幾十年的中華飲食文化從老一輩的手裡延綿傳承下去,子子孫孫,世世代代,千萬不要讓這麼好的傳統文 化技能斷送在我們這一代手裡!
上面的食譜因為牽涉到老師的著作權,所以我有根據原始配方略加修改,也有請老師過目過,修改幅度不大,應該還算OK。